请输入关键字
打开微信,点击左上角+号,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眼科重点病种
返回科室页面

干眼症

什么是干眼?

干眼是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干眼有哪些症状?

干涩感,烧灼感,异物感,眼痒,畏光,眼红,有些人甚至单纯以视力波动前来就诊。干眼的症状可以来源于炎症,也可以导致更加严重的炎症。

from clipboard

干眼有哪些分类?

按照病因分类,包括全身和局部的病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的因素以及药物和手术相关的病因。疫情期间加重干眼的因素:病毒感染,失眠,高脂肪饮食,紫外线,防腐剂,多种消毒剂,护目镜,眨眼的频率下降,网络生活。

按照泪液主要成分及功能异常分类,包括脂质异常(防止泪液蒸发),水液缺乏(补充泪液),粘蛋白异常(将泪液黏附于眼表)。除此以外,还有同时合并泪膜成分和泪液动力学异常的混合型。

按照严重程度分类,根据裂隙灯下角膜荧光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指标分为轻,中,重三种类型。

干眼如何诊断?

病史询问:

全身及眼部疾病史,手术史,全身及眼部药物治疗史,角膜接触镜佩戴情况,患者的生活工作情况。

症状询问:

何种症状,症状严重程度,症状出现时间及持续时间,起病过程,症状发生或加重的诱因和缓解条件以及全身和局部伴随症状等。

干眼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检查,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眼表活体细胞染色,泪液分泌实验。

辅助检查:

泪膜镜或泪膜干涉成像仪,角膜地形图检查,共聚焦显微镜检查,泪液乳铁蛋白含量测定,泪液渗透压测定,印记细胞学检查,睑板腺形态和功能检查。

干眼如何治疗?

干眼治疗目标:

缓解眼睛不适症状(轻度)和保护患者视功能(重度);

干眼的治疗方法:去除病因,治疗原发病

非药物治疗:湿房镜,硅胶眼罩,软性角膜接触镜,泪道栓(泪点栓,泪小管栓),物理治疗,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人工泪液(单纯型,复合型,功能型),润滑膏,局部抗炎和免疫抑制剂,自体血清,其他;手术治疗:睑缘缝合,颌下腺或唇腺(自体或异体)

不同程度干眼的治疗建议:

轻度干眼:教育及环境饮食改善,减少或停用引起干眼的药物,眼睑物理治疗,人工泪液;

中度干眼:轻度干眼的基础上增加湿房镜,局部抗炎治疗以及泪道栓塞;

重度干眼:中度干眼的基础上增加全身抗炎药物,口服促进泪液分泌的药物,自家血清,治疗性隐形眼镜,手术(永久性泪小点封闭,睑缘缝合,腺体移植术)。

MGD合并干眼的治疗原则:

防治病因:寻找可能的病因或危险因素;

物理治疗:清洁眼睑,交替热冷敷,按摩眼睑;

控制感染:对于合并睑板腺或睑缘感染的患者,可给与抗生素治疗;

对症治疗:相关角结膜疾病对症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作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三大致盲重点眼科疾病之一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由糖尿病引起的严重眼底疾病。

正常人的眼底分布着许多血管,供给给视网膜氧气与营养,从而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因此当糖尿病累及眼底血管时,会引起眼底血管异常,造成视网膜缺血缺氧,之后视网膜会代偿性地产生异常的新生血管,而这些新生血管会更容易发生渗漏或出血,导致糖尿病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from clipboard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早期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视力下降,但容易被患者混淆为白内障、老花眼等,如果不及时进行检查和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早期:患者开始感到视力下降,轻微的视物变形,偶有眼前暗影遮挡,眼底视网膜会有少量出血、渗出。

晚期:视力骤然下降,甚至看不清眼前手指,眼底视网膜可见新生血管或大片视网膜出血,甚至玻璃体积血或牵引性视网膜脱离。

判断是否患病需要做哪些检查?

对于糖尿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是需要定期行散瞳眼底检查,此检查安全无痛,早发现早治疗,可极大减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引起的视力丧失的风险。

若有明显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眼底改变,建议完善视网膜血管荧光造影(FFA)、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让医生能更精准的判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变程度,以此帮助制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如何预防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早期:定期门诊随访。

from clipboard

晚期:综合治疗。

1.控制好血糖、血压、血脂等是综合治疗的基础。

2.眼局部治疗包括全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注药及玻璃体切除术:

若诊断为重度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或高风险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应及早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若发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新生血管引起眼底出血则需要进行球内注药。

若患者病情进一步进展出现玻璃积血或者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则需要进行玻璃体切除手术。

总之,糖尿病患者应重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所带来的视力损害,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出现高风险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有利于保护视力。